很抱歉,區塊鏈不能用於溯源,防偽,保真

「澳洲地區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Australia) 推出區塊鏈供應鏈平台,進行食品溯源」
「區塊鏈+供應鏈!沃爾瑪試點食品可追溯」
「霍伯頓學校(Holberton School)利用區塊鏈技術向學生頒發學歷證書」
「馬來西亞推出區塊鏈大學學位頒布及核查系統,幫助驗證學歷的真偽和進行學歷認證。」
「以區塊鏈保護音樂 / 文章 / 圖片的版權」

以上例子俯拾皆是,而且都有重量級機構背書。區塊鏈在溯源防偽保真的領域上的應用愈來愈多,更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靈丹妙藥。然而很遺憾,筆者要指出的是區塊鏈根本不能做到一般定義下的溯源,防偽,保真。上面的應用例子大都是噱頭,充其量只是數據庫的效能升級,而現時真正困擾溯源防偽的問題並未能得到解決。

食品溯源

食品溯源技術可分為三部分,記錄部分、保存部分、識別部分。記錄部分是指如何將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儲存等資料訊息化並進行自動化的記錄;保存部分是指在供應鏈上的各方都按同一標準保存和同步數據;識別部分則是指消費者通過包裝或標籤讀取食品的訊息。三個部分各自面對不同的問題:

  1. 記錄部分的難題是如何實現自動化的準確記錄,這一點的決解方案是通過物聯網技術(IoT)和傳感器把資料訊息化後記錄保存。

  2. 保存部分的難題是如何能打通供應鏈上下各方,甚至是競爭對手間的壁疊,令所有持份者可以共享同一個數據庫。這一點有賴政府或龍頭企業的介入,制訂行業標準和規範,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推動行業間數據共享和標準統一的問題。

  3. 而識別部分,最大的問題是標籤資料缺失或偽造標籤。這一點可以透過訊息化來使標籤的訊息容量增加和令查閱變得更加便利,同時巡查和完善法例以打擊造假行為。

食品溯源的區塊鏈應用往往強調「不可篡改」的特點,然而,我們之前已提到,區塊鏈從來不是「不可篡改」而只是難以篡改。退一萬步說即便能保證上傳的數據絕對不會被篡改,但這並不能保證上傳數據的真實性。就算數據真實,假若一瓶名牌酒,標籤上的區塊鏈條碼顯示為是正品,誰能保證瓶子裏的酒沒被換過?區塊鏈在食品溯源的層面上只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通過鏈狀數據結構提升數據處理能力,以便在出現食安風險時加快批次追蹤所需時間,僅此而矣。直接受惠的並非消費者而是生產商,而且只有規模足夠大的生產商才可受惠。

區塊鏈在食品溯源的層面上只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通過鏈狀數據結構提升數據處理能力

區塊鏈在食品溯源的層面上只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通過鏈狀數據結構提升數據處理能力

學歷防偽

學歷防偽也是一種經常被提及的區塊鏈應用,這一點比食品溯源更謊謬,讓我們看看這一段描述:「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和時間戳記(Timestamp),來建立機構和個人的信任,所有登陸到此平台上的訊息都會加註時間戳記,來建立一個具有歷史性排列的學歷歷程紀錄。」簡單來說,就是把學歷上載到區塊鏈上,讓僱主或其他人可以在得到持有人的同意後查閱其學歷,藉此進行驗證。但是事實上,現時學歷造假的問題是1.) 沒有查閱機制、2.) 發出學歷的機構造假。問題1.) 並不需要區塊鏈,只需一個網上查閱平台即可。問題2.) 根本不是技術問題。

學歷防偽也是一種經常被提及的區塊鏈應用,這一點比食品溯源更謊謬

學歷防偽也是一種經常被提及的區塊鏈應用,這一點比食品溯源更謊謬

區塊鏈版權

區塊鏈版權決解方案的問題相對較複雜,詳情會在《加密貨幣投資全攻略風險投資篇》的章節中仔細論述。簡言之,區塊鏈可以促進版權交易和幫助版稅的分配,但對保護版權毫無作用。

區塊鏈可以促進版權交易和幫助版稅的分配,但對保護版權毫無作用

區塊鏈可以促進版權交易和幫助版稅的分配,但對保護版權毫無作用

在稍後的章節中,我們會提出如何判斷區塊鏈公司的價值的方法。當中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價值防偽(anti-counterfeit upon value)和資料防偽(anti-counterfeit upon information)。

在香港投資加密貨幣,BitGinko比特銀行是你的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