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捕捉效率紅利和監管紅利
上一節我們提到去中心化金融可以為投資者帶來高額回報,同時風險相對較低。而高回報
的本質是融資效率低下造成的流動性稀缺,而不是一般宣稱的技術進步或去中介化(cutting out the middlemen)。然而,作為一位投資者,我們要關心的除了是投資邏輯之外,亦要關心如何實際獲利,這一節筆者將會從實務角度剖析去中心化金融為投資者帶來的兩種紅利。
效率紅利

在賭枱上贏得100%利潤並不值得炫耀,因為他背後承擔著全部賠光的風險
正如前段所述,去中心化金融在流動性稀缺的情況下可以為放貸人帶來相對低風險的高收益率。在這裏不得不提,投資者應牢記,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不是獲得了多少回報,而是權衡過所產生風險後所取得的回報。很多人都吹噓自己在加密貨幣市場賺了多少錢,但羨慕這些「神操作」是沒有意義的,在賭枱上贏得100%利潤並不值得炫耀,因為他背後承擔著全部賠光的風險。
因此,筆者在這裏強調,去中心化金融中的貸款市場可以為放貸人帶來相對低風險的高收益率,特別是在牛市的時候。因為加密貨幣市場有一個特點,就是流動性滯後於價格。當加密貨幣價格快速上漲時,場外資金要進入市場往往需要通過數天的轉換時間。這時,去中心化金融的融資能力便是貸款人的生財工具。投資者在購入加密貨幣後,再以加密貨幣作為抵品借出資金進行再投資。情形就像股票市場中的保證金交易,即是香港人俗稱的「借孖展」。由於市場中的投資者急需流動性,因此會大幅拉高利率,加上在抵押品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對貸款人來說因不能及時清算而造成損失的風險也相對較低。唯一要注意的是,通過去中心金融進行放貸要求放貸人熟識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的操作,同時亦要對區塊鏈有一定的認識。
現時市場上有不少相關的服務,例如: MakerDao﹐compound,dharma等等。
去中心化金融絕非避險首選
然而,在加密貨幣處於熊市的今天,去中心化金融則變得有些雞肋。因為在流動性不稀缺的情況下,市場根本不會出現效率紅利,因此放貸人亦難以獲得高回報。更重要的是,在熊市下價格波動更為劇烈,經常會出現抵押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令放貸人有機會承受未能及時清算而造成的損失(意思即是抵押品價格低於貸款)。現時市面上有不少去中心化金融產品打着避險的旗號,各位投資者不得不仔細留意。
監管紅利
去中心化金融帶來的另一個機會就是監管紅利,除了因為去中心化金融處於監管體系之外,更是創造了機會讓各種金融產品打着去中心化的旗號繞過監管。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中心化交易所中提供的定存產品,交易所提供豐厚的利息回報吸引用戶存款,然後再貸款給投資人。嚴格來說,這些定存產品都屬於非法金融活動,但是由於加密貨幣的特性,各國監管機構很難對這些產品進行規管,因此便出現了監管紅利。同樣道理,這些定存貸款產品在牛市時的利率亦會高於熊市,但是由於中心化系統的效率較高,亦有交易所為了吸引用戶會提供一定的補貼。亦因如此,一般都可以提供比去中心化金融產品更高的利率。同時,由於中心化系統的清算效率往往比去中心化的高,因此放貸人未能及時清算的風險亦會較低。然而,這些金融產品亦有潛在的違約風險,那就是交易所有可能倒閉甚至捲款潛逃。
簡而言之,去中心化金融的確為投資者帶來一些投資機會,但在選擇相關服務之前,各位讀者必須仔細衡量背後的投資邏輯和相關風險。最後再提一次,單純的投資回報率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權衡過所產生風險後所取得的回報。
在香港投資加密貨幣,BitGinko比特銀行是你的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