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和股市有差很遠嗎?
2020 的年度話題
要選出2020年最多人談論的話題,佔據榜首的當然是武漢肺炎,而緊隨其後的必然是股票市場。

要選出2020年最多人談論的話題,佔據榜首的當然是武漢肺炎,而緊隨其後的必然是股票市場。
2020年才不過剛踏入第四個月,股票市場已經天翻地覆:
1. 美股在十個交易日內,出現四次熔斷
2. 紐約期油價格由年初高位每桶65元水平回落至近月一度失守20美元,累跌幅度達七成。
3. 香港股民的養老首選滙豐控股因監管機構的壓力在股價除淨後再宣布取消派息
4. 股市、債市、金價、油價同時下挫
5. 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推出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
有一則笑話,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現時市場的瘋狂狀態
- 3/8 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二次熔斷
- 3/9 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三次熔斷
- 3/12 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四次熔斷
- 3/16 巴菲特:MF 我差點只活到89歲
事實上,有經歷過加密貨幣市場的人早就對此見怪不怪,比特幣一天雙位數的升跌幅是家常便飯,知名投資者站台推薦的加密貨幣一夜歸零也時有發生。沒有監管的市場令操縱價格、收割小投資者的行為赤裸裸地呈現在大家的眼前;而在傳統資本市場,這些操作同樣天天發生,只是會被各式各樣令人眼花撩亂的財技加以包裝,令小投資者難以發現。然而不管在哪一個市場,在沒有足夠的準備下貿然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多半會成為資本收割的對像。
在這一節中,筆者並不打算對兩個市場作出任何指控,而是希望簡單列出過去3個月股市和加密貨幣的表現,箇中的啟示就要依賴各位自行解讀了。

股票市場和比特幣第一季度表現
最後有兩點筆者要提醒各位讀者,特別是剛進入市場的投資者: 1.) 會炒股票不等於會炒加密貨幣; 2.) 風險不是靜態數字
會炒股票不等於會炒加密貨幣
股票市場的運作方式完全不同,不論是估值方法以至投資邏輯都不一樣。另外,由於欠缺監管,交易所提供的數據亦不能盡信,因此很多技術分析都不能應用於加密貨幣市場。還有一點最大不同的事,加密貨幣交易市場24小時長年運作,但是每個交易所卻會有個別的安排,一旦幣價大跌時剛好碰上所使用的交易所停機維護,投資者便會蒙受不必要的損失,而交易所並不需要負上任何責任。
風險不是靜態數字
筆者已經一再重複,單純看投資回報率是沒有意義的,重點是回報率背後所承受的風險是否合理。畢竟我們都知道,但就回報率而言,中了彩票的人回報率最高。
投資者切忌簡單地把一項投資標歸類為高風險,因為風險的高低是取決於比較對象。我們不能把風險視為一種靜態的指標,而應該視之為一種動態的關係。一種投資產品的風險會隨着投資環境而改變,而衡量加密貨幣的風險時亦當如此。我們要分清加密貨幣的風險是來自哪裏,如果高風險單純是指短時間內價格波動劇烈,那麼在現時環球市況波動劇烈的情況下,加密貨幣的風險並不算特別高,如果回報率不變的話,那麼加密貨幣的投資吸引力便會大大增加。
在香港投資加密貨幣,BitGinko比特幣銀行是你的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