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風口和一個虛假風口

數位人民幣(DCEP)

中國央行數字人民幣開始試行,坊間的技術文章如雨後春荀,對數位人民幣(DCEP)的各種技術理念加以分析,萬字鴻文的結論不外乎三點

  1. 加強政府對民眾和企業的金融活動更進一步控制
  2. 區塊鏈技術真正意義上的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
  3. 大量資金會通過DCEP轉入加密貨幣

上面的第3點屬於典型的加密貨幣圈式忽悠,除此之外,其餘兩點筆者都非常認同。然而,單純複述已經發生了的事並不能稱為分析,我們需要對數位人民幣背後的邏輯進行拆解,從而推論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且作出部署。

在分析之前,筆者首先破除「大量資金會通過DCEP轉入加密貨幣」這一無稽之談。正如在《比特幣要如何監管》中筆者曾經清楚定義:

「去中心化資產則是前所未見的新事物 (要注意的是數字資產其實並不算創新,我們日常接觸到的資產早已數字化。據CIA 和 國際清算銀行 的統計,全世界的貨幣總量為80萬億美元,而當中只有5萬億是實體貨幣,換而言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天天都在使用數字資產,比特幣之所以與別不同是因為它是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去中心化的才是重點。) 」

世界的貨幣總量為80萬億美元,而當中只有5萬億是實體貨幣

世界的貨幣總量為80萬億美元,而當中只有5萬億是實體貨幣

DCEP是數字資產不是去中心化資產,它和比特幣以太坊沒有半點關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天天都在使用數字資產了,在中國更是如此。因此,DCEP對去中心化資產不會造成任何正面影響。

現金比比特幣更匿名

其實數位人民幣(DCEP)根本和比特幣沒有任何關系,比特幣的問題並不在中國政府的考慮之列。DCEP的目的旨在去現金化。因為這個世界真正做到不可追蹤,匿名無㾗的是現金而不是比特幣,即便是以匿名著稱的去中心化資產,如門羅幣或Zcash,使用者也難保會留好電子足跡(digital footprint)。因此,現金亦是各國政府的頭號敵人,從中國貪官到哥倫比亞大毒梟,他們的非法所得絕大部分都是現金而不是其他。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的估計,全球黑錢的規模介乎8千到2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 2 - 5%,而比特幣的總市值才1千億美元左右。

而數位人民幣的出現,顯然是劍指現金,人民的資金動向固然是中國政府所關心的,但官員和企業的金融活動才是中國政府所關心的目標。不難估計,中國政府的下一步必然是廢除現金,推行全面電子化。

區塊鏈的創新狂歡

數位人民幣(DCEP)推出後,廢除現金勢在必行,因此,我們可以預期中國將會出現一個真正風口和一個虛假風口。虛假風口是大量地方政府會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來支持區塊鏈創新,預計中國將會進入一個全民上鏈的狂熱時期,車票、學歷、企業執照等等都會紛紛上鏈,下一波短期創新浪潮將會集中在區塊鏈在食品安全和牌照類型的應用,然而,這類型創新只適合用來騙取政府補貼,並無實際好處,因此只屬於虛假風口,詳見《區塊鏈溯源防偽保真大騙局》。預料最能受惠的是一直承接政府訊息化工程的公司,一般初創也可以試著以區塊鏈之名,行訊息化之實,嘗試參與項目投標,或許也可以分一杯羹。

至於真正的風口則在於DCEP的網絡建設和鋪點式的應用,亦即是能使DCEP迅速普及的應用,在支付方面,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經已全面壟斷市場,然而相關的硬件設備、配套應用則仍有很大的空間,例如POS設備、記帳理財軟件等等。

不論是Facebook 的Libra,摩根大通的JPM Coin 還是數位人民幣DCEP也好,都對加密貨幣的投資者沒有任何關係

不論是Facebook 的Libra,摩根大通的JPM Coin 還是數位人民幣DCEP也好,都對加密貨幣的投資者沒有任何關係

不論是Facebook 的Libra,摩根大通的JPM Coin 還是數位人民幣DCEP也好,都對加密貨幣的投資者沒有任何關係,對價格的實際影響亦是微乎其微。至於有一種說法:「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隨著央行數位貨幣的深入,會導致一種現象,即貨幣溯源更加清晰,監管更加簡單,所有非正當收入⋯⋯線上轉賬已經不能滿足這些灰色收入人群的需求,而比特幣將成為一種更加流行的支付方式」這明顯屬於典型的加密貨幣圈忽悠,線上轉賬怎麼可能會是處理真正灰色收入的方法,不過至少證明了作者對灰色收入一無所知,也非壞事。

在香港投資加密貨幣,BitGinko比特銀行是你的最好選擇。

參考 https://www.unodc.org/unodc/en/money-laundering/globalization.html